四川省金太阳25-289C 2025届高三12月联考(12.30-12.31),高中\高三\四川省\2024-2025上\历史三零论坛(30论坛)用百度云盘、腾讯云盘分享的原卷版、解析版及答案,在云盘中的课件资料可在线阅读及保存到自己的云盘,此电子版课件永久免费阅读及下载。
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早期国家的发展状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材料表明,相当于夏朝晚期的时期,中原地区存在多个实力相差不 大、文化相互交流的政权,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原王朝尚未对地方实现强有力的控制,故选B 项:“三者在地域上没有出现明显的交叠和取代现象”,说明文化重心并未发生明显的转移,故 排除A项,当时已进入早期国家发展时期,政权之间的战争不属于部落战争,从材料中也看 不出战争的频繁程度,故排除C项,二里头文化遭到另外两支文化的入侵,这说明当时的文 化渗透、传播过程可能相对血腥,无法体现开放包容特征,故排除D项。 2.C【解析】本题考查司马迁的民族观,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秦穆公带有会盟色彩的“霸西戎”,吴楚的“役 百越”和历代的“征伐”都是推动民族交往和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手段,这说明他已认识到民族 交往存在多种方式,故选C项:从材料信息看不出司马迁认为春秋时期中华民族存在多元一 体格局,故排除A项:司马迁并没有提及蛮夷戎狄的习俗和风尚,故排除B项,司马迁盛赞汉 朝廷“席卷四海”,并没有强调少数民族对疆域的塑造作用,故排除D项。 3.C【解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考古研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由材料可知,丝绸之路沿线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会留下大量有 文字记录的史料,这些史料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凭据,故选C项:材料并未强调商人 逐利行为对丝绸之路发展的影响,也没有强调政府对保护丝绸之路成员的作用,故排除A、D 两项:会话练习簿的存在以及玄芙等人的西行实践说明翻译上的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故排 除B项。 4.D【解析】本题考查南宋纸币的发行,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材料中,该大臣以北宋四川发行交子的历程为例来说明防范金融风险的 重要性,其忧虑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宋金战争期间)发行纸币易诱发金融风险,故选D项:该 大臣以北宋四川交子为例,认为民间自发运营纸币也存在弊端,故排除A项,材料只能代表 该大臣自己的观点,无法代表群臣的意见,故排除B项:该大臣只是以北宋四川地区的交子为 例,并不意味着南宋只在局部地区发行纸币,故排除C项。 5.C【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司法与社会结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 题的能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讼师”与“幕友”作为司法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并不是政 府工作人员,必须受座于人(官员,绅士或富裕市民)才能谋生,这些角色在多地的广泛涌现, 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地方绅士、市民财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的趋势,故选C项: 这两类人物主要活跃于县及县以上地方治所的司法领域,与宗族组织发挥作用的基层治理领 域几乎没有交叉,故排除A项:“讼师”与“幕友”是运用自身法律知识为雇主服务的人,对他 们而言,雇主利益高于司法公正,故排除B项;大量文人因生计需要而选择“讼师”与“幕友”"这 类职业,这并不意味着科举制度走向衰落,故排除D项。 6.A【解析】本题考查清中叶的对外贸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唯物史观的素养。材料表明,即使清廷实施广州一口通商且只允许“十三行”与外商贸 易,也难以阻挡英国在华销售工业品的潮流,封建社会面临被工业文明神击的巨大风险,故选 A项:当时英国纺织品输华总体上属于合法贸易的范围,故排除B项:材料时间截至为1842 年,无法反映开辟通商口岸后的情况,故排除C项:由于当时中外正当贸易被“十三行”所 断,英国的纺织品并未对国内自然经济模式产生明显的影响,故排除D项。 7.A【解析】本题考查沦陷区的民族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1940年的上海位于沦陷区,某电器厂的广告使用了和其产品功能几 乎无关的《木兰还乡图作为广告图案,借花木兰这一勇敢抗击外敌入侵的人民英雄形象传递 了对国土早日光复的期盼,故选A项,该电器厂推销的电池和手电筒并不是主要面向女性消 费者的商品,故排除B项:广告图案与传统年画相比,并无明显的进步之处,不能体现民族企 业家的文化功底,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提倡国货所遭遇的曲折,故排除D项。 8.D【解析】本题考查设收官僚资本,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时空观念的素养。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军已占领的城市中的官僚资本企业,采取了循序渐进的 改造措施,并将维护就业队伍稳定和恢复生产放在优先位置,这有助于增进以工人阶级为主 体的广大市民对新政权的认可,故选D项;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并不都属于国防工业,故排除 A项:这些方针都是在已被解放的城市中实施的,并不会对国民党的财源产生直接影响,故排 除B项:1949年,毛泽东主张在中国建立的是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故排除 C项。 9.B【解析】本题考查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 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将原文章的标题加上“唯一”二字,并最终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出,在 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震荡,而从1978年1月至4月,对文章的反复修改,体现了报社坚持马 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拨乱反正共识的凝聚,故选B项,排除A项:事实证明,报 社提出文章需要修改,是为了使文章在解放思想方面发挥尽可能大的积极作用,并不是严守 马列主义教条,故排除C项;D项只是对报社总编辑这一意见的片面理解,故排除D项 10.D【解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教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唯 物史观的素养。古埃及儿童自小接受具有家族传承特征的实际知识与能力,读写能力被视 为职业能力而非大众素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这应该是当时古代埃及职业世袭的产 物,故选D项:从材料信息判断,接受家庭教育的儿童未必都出身贵族,故排除A项:材料中 所呈现的古埃及教育与所学知识中的古希腊公民教育存在显著不同,故排除B项:从埃及文 明发端起,埃及人就用莎草制作纸张,纸张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并不罕见,且纸张并不是学 习读写的必需品,故排除C项。 11.A【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行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唯物史观的素养。中世纪西欧城市行会严格限制了手工业的分工和作业程序,固化了手 工作坊的规模,甚至还对一些行业进行垄断经营,这不利于生产技术革新,故选A项;单凭 材料中的做法,不足以消除市场上存在的恶性竞争现象,故排除B项,C项只是对材料后半 部分的片面解读,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D项 12.C【解析】本题考查意大利文艺复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材料表明,当时意大利的哲学家认为个人可以控制自身,拥有独立的道 德判析力,这肯定了人的地位和力量,弘扬了人文精神,故选C项: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 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信息与独立自治的传统无关,故排除B项:人文主义的口号宣传并不 能直接提升普通人的受教育水平,故排除D项。 13.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 时空观念的素养。该经济学家生活的时期处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18世纪末蒸 汽机向制造业各部门推广,工业领域对于燃料的需求大增,传统薪柴难以满足需求,而煤炭 这一英国并不匮乏的矿产资源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战路能源,故选B项:铁矿在蒸汽时代的 重要性不如煤炭,而且英国本土在铁矿资源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故排除A项,石油在19 世纪上半叶尚未成为战略能源物资,故排除C项:铀矿是核电站的重要原料,但当时核电技 术尚未出现,故排除D项。 14.D【解析】本题考查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 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甘地提出的方案有助于使国大党的党员成为抵制英国 经济侵路的中坚力量,但该方案理想化色彩强烈,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遭到国大党部分 高层的强烈反对,甘地在会后也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这反映出国大党的自身建设及民族解放 斗争策路总体上趋向务实,故选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甘地在国大党内拥有崇高的 权威,故排除A项:材料未呈现当时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状况,且以土纱为党费,一定 程度上说明国大党有相当一部分党员是普通的小生产者,群众基础雄厚,故排除B项:尼赫 鲁等人在会上发表反对意见后中途退场,并不能说明国大党组织纪律涣散,反而可以体现尼 赫鲁等人的民主政治素养,故排除C项。 15.A【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美国公路交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美国州际公路系统基本建成,在政治上加强了联邦政府在地方上的 影响(主要经费来自联邦政府),在经济上密切了全国大中型城市之间的联系,在宜传上,可 以彰显美国的国力和“美国模式”的优越性,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故选A项;该工程属于传 统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创造新的就业机遇,故排除B项:材料只显示出政府承担了大部分 工程建设经费,无法体现政府发挥经济干预或管理的职能,故排除C项,该工程不属于国防 工程,且1992年冷战已经结束,故排除D项。 16.(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中欧直接交往更为便利:西方传教士采取务实的文化策略:中国统 治者和士大夫的支持和推动:中欧文化存在一定互补性和共通性: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推 动,及其进一步深人发展的需要。(8分,答出四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影响: 孔子形象: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精神偶像(理想的道德和理性榜样)。(2分,其他答案言之 有理亦可) 中国经籍:这些经典中的人世精神,挑战了天主教的教条:其中“有教无类”思想,冲击了固化
样本阅读结束,请到下载地址中:阅读全文及下载